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发展迅速,线上寻求健康咨询问诊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互联网医院数量和用户规模也在持续增长。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便利,但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在线问诊的误诊现象时有发生,用户往往会在不同平台咨询多位医生,却得到不同的诊断结果。此外,一些互联网医疗平台还存在着直接跳过处方审核环节,由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处方的情况。
我国《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对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药方行为有明确规定。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药方需要取得相应的处方权,并且药方需要经过药师的审核。然而,互联网平台上的“AI开处方”流程明显违反了这一规定。
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往往只关心自己的病情得到及时治疗,而忽视了在线问诊存在的风险。因此,在进行在线问诊时,我们应该更加谨慎,并且选择正规、可信赖的互联网医疗平台。
而此次管理办法再次为人工智能问诊、开药划出红线:
1.指出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经药师审核合格后方可生效。
2.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且人工智能软件等不得冒用、替代医师本人提供诊疗服务。
在《北京市互联网诊疗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管理办法中再次提出。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要加强药品管理,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严禁在处方开具前向患者提供药品。
据法制日报2022年6月的报道,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其中第21条明确指出“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上述报道指出,现实中,一些平台选择“AI开方,客户直接取药”的模式,跳过传统的处方开具、审核环节,把开方直接变成了“卖药”。
这次北京市规定“严禁使用AI生成处方”,是对国家《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的重申和落实。
同时,互联网医疗平台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和监管。应该建立起严格的审核机制,确保医生的资质和能力符合相关要求。互联网平台也应该加强对AI开处方的规范,确保药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