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标准,修订了哪些“考点”?
1. 【丰富标准内涵】
新增5个、变更1个重点医疗专业
以新增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中“发病24小时内急性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率”这一指标为例:
2. 【保障标准实用性】
关注10项年度医院获得性指标
不难看出,对于已经按照2020年版《标准》迎评,却尚未进入评审期的医院来说,大批量的取数规则修改在所难免。若医院在设置指标取数口径时未保留指标取数规则的修改灵活性,那么取数规则的修改则意味着要“推倒重建”,这无疑给医院带来了大量的额外工作。
3. 【保障政策一致性】
补充更新6项现场检查管理条款
等级评审中“数据”是制胜法宝
1.当前医院评审数据采集困境
虽然很多医院已经实施医院信息平台、大数据平台、BI系统或是院领导决策支持系统,但面对新的评审标准,很多医院管理者发现仍然未能满足评审数据监测要求,并且无法实现常态化管理与持续改进。目前医院主要面临五大困境:
-
第一关:明确谁负责,要严谨审核,不疏忽。 -
第二关:科室送出前保证可溯。 -
第三关:汇总科室(质控部门)再审。
-
数据的指标定义、分子、分母; -
数据来源,明确出处; -
验证记录,验证方法需科学; -
采集方式(多元非单一,如满意度调查)、采集频次; -
采集时间,区间界定清楚; -
采集数据的范畴; -
目标值设定(按国家规定参考); -
采集结果(各科分门别类,可做对标比较)。
-
关联性。如感染并发症数据,可查首页看诊断,明确是否申报不良事件,或结合单病种上报与临床路径看数据真实性。 合理性。手术案例取重点手术,如胃癌部分切除,查看胃肠科(GI)与一般外科(GS),查病案关联性及合理性。
前置要求与现场检查工作重点
1.前置条件
例如:第一部分前置要求:违反《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未通过技术评估与伦理审查的医疗新技术、禁止类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造成严重后果。
2.现场检查
-
掌握应知应会是基本。 -
展现台账的准备:紧扣评审系统性整理全部的条款。 -
缺乏系统时,单病种管理可先暂用EXCEL呈现。 -
专家检查提问有些按条款来问,有些是条款相关的内容,能举一反三,据实以答。 -
18项核心制度的运用与落实。(从病历查看是否有标准流程?评估是否体现PDCA精神) -
各委员会如何建立?如何运作?(有组织架构、有开会记录等) -
各种作业落地三合一,说写做一致,众口一致。 -
BLS、ACLS、CPR氛围建立,能展现规范这部分的专业,人人有授课证明,人人会CPR。 -
专家看现场时,主陪、副陪、科室主要受访项目要具体说明清楚。正确果断不摇摆,虚心接受建议,记录改善重点,人员要随时快速地找出专家要的资料。 -
莫忘现场的病患也是受访对象。 标准制度的落实就是迎评的基本功底。
3.应急预案准备(全员覆盖)
-
整顿院内急救快速反应小组(RRT)并运行实施 -
开展生命支持设备紧急调配的演练 -
带头科室启动各类演练